沙河高教园区高校联盟资源共享课程

在北京市教委、沙河高教园区的指导和支持下,沙河高教园区高校联盟教学工作联盟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和北京市委、市政府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,全面推进首批联盟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工作

一、课程遴选认定与管理

2020年7月,在征集7所联盟高校课程需求的基础上,以“质量为先、按需出发”为原则,经各校推荐、联盟遴选,首批认定20门联盟资源共享课程,分别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设的《大学计算机基础》、《C语言程序设计》、《航空航天概论A/B》、《职业生涯规划》,北京邮电大学开设的《数学分析》、《信号与系统》、《信息与通信工程导论》,北京师范大学开设的《思维训练与学习力提升》、《西方文学经典鉴赏》、《管理学》,中央财经大学开设的《金融学》、《创业学》、《财经变革与大国兴衰》,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开设的《数据库设计基础》、《知识产权法基础》、《室内设计与赏析》,外交学院开设的《外交学概论》、《国际人道法》、《国际问题导论(名师学堂)》,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开设的《证券投资学》,共计827学时。

为保障共享课程的校际互选、学分互认,加强管理运行规范,经过多轮会议研讨,制定了《沙河大学城高校联盟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》。2020年暑期各高校组织任课教师团队完成了课程建设,做好了开课准备。

二、课程跨校选课开课

根据北京市、各高校疫情防控要求,具备线上授课条件的18门联盟资源共享课程,以在线教学方式完成2轮开课。跨校共享优质课程、师资资源的做法受到学生欢迎,7所联盟高校跨校选课学生累计2187人次,首轮课程整体学生满意度达87.62%。

为帮助各高校学生在选课前充分了解课程,教学运行工作联盟编纂了《沙河大学城高校联盟资源共享课程手册》,向各联盟高校学生全覆盖式发放。

三、进一步拓宽课程资源共享范围

为贯彻落实中央“五育并举”和“三全育人”的要求,在北京市教委及沙河高教园区建设发展理事会指导下,充分发挥联盟资源共享优势,形成优质师资和课程互补的态势,提升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,教学工作联盟启动第二批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工作。2021年5月,教学工作联盟立足于各校课程需求,再次遴选认定20门第二批联盟资源共享课程,分别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设的《仪器科学与科技文明》、《电子信息工程导论》、《信息网络安全》、《图形创意设计与制作》,北京邮电大学开设的《ICT 与艺术》、《Python 程序设计与数据处理》、《写作与表达》,北京师范大学开设的《新闻摄影》、《西方文学经典鉴赏》,中央财经大学开设的《会计学》、《金融工程概论》、《经济心理学》,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开设的《安全科学基础》、《土木工程与人类文明》、《外国建筑赏析》,外交学院开设的《汉语言与文化》、《东欧地区研究》、《国际公务员制度》、《国际政治概论》,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开设的《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》。

第二批联盟资源共享课程的认定进一步拓宽校际优质资源共享范围,有利于联盟成员高校之间教学资源优势互补,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好的条件和环境,对于联盟成员高校和园区的建设发展起到积极作用。